重磅!我的大专档案竟然在我手里!我该怎么办?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年,我始终没有将自己的档案交给单位或是专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反而把它放在了自己的抽屉里,称之为“死档案”。没想到,最近一次想要申请某个证明,才发现没有自己的人事档案,这让我陷入了不小的苦恼。
为什么要把档案交到管理部门呢?其实原因有很多。首先,档案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证明材料,包括我们的学历、居住地址、工作经历等,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它。而如果我们的档案没有在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归档,那么我们就可能得不到相应的证明和资格认证。
其次,档案可以作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场中,我们的职级晋升、转岗申请、评定工龄、评职称等,都需要档案的支撑。而我们的档案中包含的评价和信息,也会相应地影响我们的职场形象和前途。如果我们的档案只是一份“死档案”,那么我们的职业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到底应该有怎样的管理方式呢?笔者通过调查和咨询,总结出如下几种可能的选择:
一、转至本人生源地档案馆
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留在原学校档案室或人才中心
把档案留在学校或人才服务中心,以便待工作单位落实后再进行户籍和档案迁移。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或人才服务中心免费帮助管理档案,并支持户籍和档案的变更流转。但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转至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或中介代理
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有中介公司出面代为管理档案并对求职者进行服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求职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求职资讯和建议,缺点是如果求职者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较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的时候要仔细考虑自己的情况和需求。不管哪种方式,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必须把档案激活。那具体该如何激活呢?
可以自行前往当地档案馆,准备好个人有效证件和相关材料,按照规定填写申请表并交费,即可完成档案激活。而如果我们不想亲历亲为,也可以选择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已经遗失了档案的个人应尽快补办档案。
档案的管理虽然繁琐,但并不可忽视。我们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必须要有意识地维护好自己的档案,避免因为档案问题而错失职业和个人发展机会。我的大专档案终于在我手里,我会将其妥善保存并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管理方式,毕竟这份档案关系到我的工作和前途,不能草率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