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袋在自己手里十年了怎么处理,该怎样处理?
当年毕业时收到的档案袋,到现在已经存了十年,里面记录着我们珍贵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但是,我们可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处理它。有些人会觉得,这些“死档案”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影响,不就是几张纸吗?但是实际上,档案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人生规划等方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存放多年的档案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方案一:把档案迁回生源地
如果你已经确定好了在生源地工作,那么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把档案迁回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可以使你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但是,如果你计划在两年内离开生源地就业,你将需要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方案二:把档案留在学校
如果你尚未确定就业单位,可以选择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并申请档案留校。如果两年内仍未落实工作,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延长了你的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不便于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
方案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如果你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可以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易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如果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都不能忽视档案对于我们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的影响。
如果你的档案已经遗失或者记录出现“断层”,就需要尽快补办档案,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
人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将档案激活,让自己不至于在后续的发展中受限。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将档案整理并备份,常年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存放安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遗失记录,还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为自己的职业、学习、发展铺平更广的道路。
总之,档案是我们人生梦想的见证,秉持着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档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