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自己打开安全吗?你别想简单了!
为什么大家要存放个人档案呢?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在未来申请相关的事宜时使用。但是,很多人会在档案丢失或是找不到的情况下,选择将档案暂时放在自己手里,以免遗失或被错误处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档案存放在自己手中真的安全吗?自己拿着档案进行处理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为什么自己想要处理档案是非常麻烦且危险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的知识点,也就是,档案是不能以个人名义存入的。如果你的单位没有接受档案的权力,那么存放在人才市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你需要像单位申请以公司的名义存入,这样才不会被认为是个人档案,从而被拒绝存放。不要以为自己随便存放就好了,要知道,档案不同于普通文件,它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处理不当,可是会出大事儿的!
如果你的档案已经成为“死档”,那么你需要重新激活你的档案,让它重新回归正常的流通逻辑。不然,档案一旦成为“死档”,对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止于个人,甚至还会波及到你的家庭。所以,重新激活你的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步入正题之前,要注意一下,关于自己打开个人档案这样的操作,相信大家都应该听过一些不靠谱的方法和操作,但这些操作是否真的靠谱呢?下面我会一一解析,给大家揭秘真相。
首先,谈谈自己拿着档案如何处理。如果你仍想把档案暂时存作自己的记录,可能你需要知道,你的档案可以最长保留两年。如果两年之后你的档案还是未能被处理,那么档案就会变成空白档案,被称为“死档”。“死档”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会对你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因此,及时去重新建立你的新档案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死档”如何激活,这个问题一定要考虑到档案本身自身的流通逻辑。约束档案的第一步就是档案的封条。因此当你拿到档案的时候,需要看看上面有没有专门的封条,有没有打开过封条,如果打开过封条就要看看里面的资料是否齐全。就算本身资料齐全,也要考虑到报到证的问题。特别是看看报到证是签发在哪里的,要去报到地去处理相关文件。如果你的资料不齐全(比如毕业登记表、报到证等等),就需要及时找到大学相关的人员帮你补办遗失的资料,然后重新激活你的档案。
那么,自己拿着档案处理是否可靠呢?相对于找人才市场等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自己处理确实存在诸多风险。处理过程中很难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也难以避免档案的遗失,更不要说染上病毒从而毁坏文件的情况。因此,拿着档案查看一下自己的记录、资料是否存在错误可以,但是,拿着档案去处理是非常不稳妥的!千万不要尝试!
那么,自己打开个人档案呢?事实上这个操作也是非常不靠谱的。档案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具有法律效力,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一些小渠道的个人档案打开方法也许看上去很方便、很快捷,但并不保证可以准确处理文件,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如果想要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请到正常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确保文件的安全。
总结一下,个人档案的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处理自己的档案时,我们要选择专业的机构进行处理,而不能自行操作。即使我们只是想去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也要到正常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不要因为少一份安全意识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