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补材料需要哪些手续
有关档案的问题一直是让大家十分头痛的事情。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我们会把自己的档案留在手里,但是等到资料存放时间太长之后就会出现“死档”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尽快去处理,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激活自己的“死档”吧!
### 一、什么是“死档”?
所谓“死档”,是指因为档案存放时间太长或者档案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个人档案失去了法律效力。如果你的档案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你在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情况下将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的证明,这对个人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 二、档案为什么会“死档”?
档案成为“死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资料长期未更新
②档案管理不当
③资料遗失
④资料损毁等
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档案资料丢失或者不完整,从而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这种情况下就是“死档”。
### 三、如何激活“死档”?
档案在手里过长时间会出现“死档”这个问题,那么在发现自己的部分档案出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一些材料:
①身份证
②毕业证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
③学位证书
④入学通知书或录取通知书
⑤档案馆授权委托书(因为档案馆并不具备绝对的所有权,但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使用权)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下面的流程进行操作:
①与档案管理部门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去公司或者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与相应的工作人员联系,询问关于自己的档案当前的存档位置,以及是否存在“死档”等问题,获得明确的答复。
②资料整理
分析档案的存储方式及档案存在的时间,把档案分类整理,看是否有资料不全、照片不符等情况,以便进一步的处理。
③获取授权委托书
从档案馆处获取授权委托书,以授权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修补及整理。
④资料补全
档案资料不全时,应及时去相关部门补全证明资料,如补充学籍档案、补交党费等,以使档案转为有效档案。
⑤补材料
根据档案馆人员指示的具体内容及文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未接受义务兵役的人员应提交“免服义务兵役证明”等。
⑥核验信息
完成整理与库房的相关工作之后,要对档案进行核验,查看核对后的档案资料是否准确、完整。
⑦领取证明
如果档案能够修复,那么领取相应的归档证明,以证明档案得到了有效的修复,再次获得了法律效力。
### 四、如何有效防止“死档”?
为了有效预防个人档案出现“死档”等情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每一次发生变化的事件,都需要及时更新档案信息,以确保档案永不失效。
②定期整理档案
定期整理档案,查看档案是否存在遗漏或损毁的情况。
③档案存储
选择相应的存储工具,最好采用专门制作的档案盒来存放档案,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料的丢失或损毁等情况。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证明个人身份、学历、职称等方面的重要凭证,而且涉及到个人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处理自己的档案,避免出现“死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