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档案在自己手里可以吗
“死档案”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指的是因工作流动、违约跳槽、下海经商、单位改制、破产等原因而无人问津、放置在个人抽屉里的档案。可是,单位档案在自己手里可以吗?这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毕业生们会出现无人问津的档案。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档案非常重要。一些个人证明等手续也很难绕过档案这一关。但是一些毕业生没有找到接收单位,于是将档案放在自家的抽屉里,导致多年的经历和评价全部为空白。如此一来,对于工龄计算、职称评审、考公务员、转正定级、出国定居、办理养老保险、办理退休、个人经历证明、个人学习情况证明以及个人诚信证明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那么,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管理档案呢?国家通常采取三种管理办法:第一种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第二种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第三种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每一种管理办法都有其优缺点,毕业生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于一些“死档案”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择两种激活办法。一种是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将档案激活。另一种则是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下,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单位档案在自己手里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首先,单位档案不属于个人财产,它是属于单位并且具有重要的保密性,泄露出去会有极大的风险。其次,如果我们将单位档案放置在个人抽屉里,就有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无法及时更新,记录不完整,管理混乱等等。更加严重的是,这样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
总之,单位档案在自己手里是不可以的。毕业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办法,积极维护自己的档案,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顺畅发展。当然,对于已经成为“死档案”的情况,我们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激活措施,让档案重新焕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