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深夜揭秘:毕业生手里的“死档案”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于是存放着自己的毕业档案,却一直没有联系过任何人事部门。时间一长,档案也就成了一份“死档案”,毫无价值和利用价值。

事实上,这样的“死档案”可不仅仅是毕业生自己的问题,这对以后的个人发展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家对人事档案相当看重的情况下,一个“死档案”可能会阻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前途。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死档案”存在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工作流动、违约跳槽、下海经商、单位改制、破产等原因,导致未能及时处理个人档案。

二、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索性把档案放在自家的抽屉里,多年的经历、评价全部是空白,很容易变成一个“死档案”。

三、因为各种原因人事档案被遗失或者在办理户籍迁移等手续时遗忘了这件事情。

那么,对于这样的“死档案”应该怎么办?根据国家对于毕业生档案的管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而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如果已经有“死档案”存在,也不要慌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人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将档案激活。

二、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已经遗失了档案的个人应尽快补办档案。

总之,毕业生手里的“死档案”不只是一个纸质文件的问题,背后可能关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发展。希望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及时认真地处理自己的人事档案,避免自己走上不必要的弯路。

相关阅读
东营人事档案查询_东营人事档案查询系统正式上线,方便快捷!
东营人才档案查询系统_东营推出人才档案查询平台
东营学籍档案查询_东营学籍查询平台上线,告别“跑腿”验档!
档案运输途中怎么查询_档案运输中如何追踪?
毕业生查询个人档案_毕业生轻松查档案